采摘熱線
13983209343
草莓采摘園告訴你草莓青枯病的相關防范措施
發病規律,由細菌青枯假單胞桿菌侵染所造成的。病原細菌在草莓植株上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,多經過土壤、雨水和灌水或農事操作傳播。病原細菌腐生能力強,并具潛伏侵染特性,常從根部傷
口侵入,在植株維管束內進行繁殖,向植株上、下部延伸擴散,使維管束變褐腐爛;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。病菌喜高溫濕潤環境,Z適發病溫度為35°C。久雨或大雨后放晴,遇高溫陣雨或干早灌溉,地面溫度高,田間濕度大,連作地、地勢低洼、排水不良的田塊,易導致青枯病嚴峻發作。
防治辦法,選用營養缽育苗,削減根系損傷。高畦深溝,合理密植,適時排灌,防止積水和土壤過干過濕。及時去除老葉、病葉,添加通風透光條件。加強肥水管理,適當增施氮肥和鉀肥,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草木灰.藥劑防治:發病初期選用72%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,或14%絡氨銅水劑350-500倍液,或20 %唾哇鋅懸浮劑600-800倍液,或80%波爾多液可濕性粉劑500~600倍液等噴霧,每10天1次,連續防治2-3次。